首頁>
等比數列求和>
等比數列求和計算器-等比數列求和計算公式
等比數列求和
首項(a1):
公比(q):
項數(n):
等比項:
等比和:
等比數列求和工具簡介:
- 欄目:在線計算
- 使用次數:6595 次瀏覽
- 更新時間:2024-08-12 02:22:43
- 等比數列求和工具鏈接:http://dengbishulie_57cha_com.91jm.com
等比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,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值等于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,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(q≠0),等比數列a1≠ 0。其中{an}中的每一項均不為0。注:q=1 時,an為常數列。等比數列求和公式:Sn=n×a1 (q=1) ; Sn=a1(1-q^n)/(1-q) =(a1-an×q)/(1-q) (q≠1) ; q為比值(q≠0),n為項數
等比數列求和說明:
等差數列是指一個數列中的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之差都相等的數列。求等差數列的和可以使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來計算。
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如下:
Sn = (n/2)(a1 + an)
其中,Sn表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,n表示項數,a1表示首項,an表示末項。
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:
確定等差數列的首項a1和末項an。
確定等差數列的項數n。
將得到的首項、末項和項數代入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中計算出Sn。
例如,求等差數列1,4,7,10,13的和。
首項a1 = 1,末項an = 13,項數n = 5。
代入等差數列求和公式,Sn = (5/2)(1 + 13) = (5/2)(14) = 35。
所以,等差數列1,4,7,10,13的和為35。
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如下:
Sn = (n/2)(a1 + an)
其中,Sn表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,n表示項數,a1表示首項,an表示末項。
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:
確定等差數列的首項a1和末項an。
確定等差數列的項數n。
將得到的首項、末項和項數代入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中計算出Sn。
例如,求等差數列1,4,7,10,13的和。
首項a1 = 1,末項an = 13,項數n = 5。
代入等差數列求和公式,Sn = (5/2)(1 + 13) = (5/2)(14) = 35。
所以,等差數列1,4,7,10,13的和為35。
工具左右
- 左鄰
二倍角計算器
二倍角公式,是三角函數中非常實用的一類公式。就是把二倍角的三角函數用本角的三角函數表示出來。在計算中可以用來化簡計算式、減少求三角函數的次數。三角函數的表達式2θ 。尋找未知的三角函數的值 θ 角度: 公式:sin(2θ) = 2 x sinθ x cosθcos(2θ) = 1 - 2sin2θtan(2θ) = 2 x tanθ / 1 - tan2θ
- 右舍
長方形面積計算
長方形也叫矩形,是一種平面圖形,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。輸入長和寬點擊計算按鈕,可迅速求出長方形的面積、周長、對角線長等(注意輸入長和寬的單位要一致)。長方形面積:= 長 x 寬;長方形周長:=2x(長 + 寬);長方形對角線 =√ (長^2 + 寬^2)